男,漢族,1981年5月生人,擅長風景、人物。
美術簡歷:
2004年从事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至今,共发表各类专业性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编著各类教材7本,学术专著3本。举办个人画展2次,群展及交流展3次,参与省级以上展览比赛获三等奖以上十余次,主持完成了2项省级科研课题,作为主要任务完成人参与完成了7项省级科研课题。
2017年入選江西省職業教育專家庫美術職業教育專家。
賞析:
《鄉村印象1》80X120cm,油畫
《鄉村印象2》100X100cm,油畫
《鄉村印象3》120X120cm,油畫
《鄉村印象4》120X120cm,油畫
創作自述:
《鄉村印象》系列作品均強化了幾何形狀的筆觸及幾何形的造型方式,作品中的天空、山川、房屋、樹木、河流與地面,在不同幾何形筆觸的表現之下,不再是前後空間關係的呈現,而是展現了色塊之間的構成關係,色塊的大小、疏密、冷暖、深淺以及形狀變化,傳達了強烈的幾何式的形式美感和平面性的視覺特徵。
在表現樹木和房屋時,本人融入了適當的線性表現,不僅凸顯了幾何造型的對比關係,也增強了畫面的豐富性。作品中大量山體、天空和地面的冷色塊與少量房屋的暖色塊形成了大的冷暖對比關係,在深色和灰色色塊的穿插之下顯得多變和諧。
《秋韻2》80X100cm,油畫
《山村秋色》80X80cm,油畫
《山村秋色3》80X80cm,油畫
創作自述:
本人熱衷於灰色的色彩表現,第一是受莫蘭迪在影響,他的作品在灰色的表現之下,形成了簡潔安靜的畫面關係,為欣賞者帶來了寧靜、單純、舒適而親切的情感體驗,這種灰色所蘊含的情感體驗非常符合本人在風景畫中的情感表達。第二是源自於灰色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強大的融合性。灰色不炫目也不暗淡,它可和鮮豔的純色和諧呈現,亦可與無色的黑白相得益彰,還可以與其他類型的灰色產生夢幻般的畫面效果。另外,灰色本身俱有素雅、冷靜、理性、平凡、含蓄、內斂、樸素、沉穩、謙遜等心理特徵,體現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也蘊含著道家思想中返璞歸真的處事態度。因此,灰色所具有的色彩品質可以很好地展現本人在風景畫中所要呈現的含蓄、寧靜、孤獨的情感,所以,在本人在近期的作品中,更加加強了各種灰色的應用與表現。
如這幾幅作品,畫面中的紫灰、黃輝、綠灰等不同灰色的使用,使畫面中的景物都籠罩在了水墨暈染的氛圍之中,中國水墨山水畫中的暈染表現與西方油畫中嚴謹造型的融合表現,使這幾幅作品呈現了色彩和諧、含蓄優美的風景畫面。研究者雖然沒有描繪山清水秀的真實景色,但是灰色之間和諧雅緻的色彩關係,卻更加凸顯了自然景色清新脫俗的神韻之美,表達了本人對原生態自然景色的讚美之情,也蘊含了本人依托鄉村景色對於童年鄉村生活的懷戀之情。